新型智慧城市是以為民服務全程全時、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數據開放共融共享、經濟發(fā)展綠色開源、網絡空間安全清朗為主要目標,通過體系規(guī)劃、信息主導、改革創(chuàng)新、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城市現代化深度融合、迭代演進,實現國家與城市協(xié)調發(fā)展的新生態(tài)。
采寫編輯/黃亮
城市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城市治理也是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的重要載體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基礎。在智慧城市的建設階段,全國有幾百個城市開展了智慧城市建設的試點,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與網絡覆蓋率得到大幅提升,通過智慧政務、智慧民生、智慧環(huán)保等建設,改善了城市管理水平和公共服務水能力,促進了城市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掌握了一系列關鍵技術,為新型智慧城市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的背景
之前的智慧城市建設雖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建設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比如由于缺乏頂層設計的全局觀,造成行業(yè)壁壘現象突出,各個領域的數據信息不能共融共享,造成“煙囪”林立,很多業(yè)務和服務未能很好地融合發(fā)展。這樣的現象顯然不能再延續(xù)下去,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一定要從全局出發(fā),著眼全國一盤棋。因此,中央網信辦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設的基礎上,按照國家治理體系和城市治理體系現代化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提升整個智慧城市建設的實際效果。
根據中央的指導思想,在發(fā)改委、網信辦等國家部委的支持下,中國電科本著國家利益高于一切的企業(yè)宗旨,主動擔當,扛鼎起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大旗,匯聚社會優(yōu)勢資源,著力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各項推進工作。
新型智慧城市的本質是以信息為主導、網絡為支撐、數據為要義、服務為根本的網絡信息體系,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城市深度融合的結果。新型智慧城市的“新”,是與智慧城市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相比較而言的,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打通“煙囪”,實現互聯互通;二是實現跨領域、跨行業(yè)數據的融合共享,三是構建一體化的網絡空間安全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