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D電影,到3D電視,再到我們的3D指紋考勤機,似乎3D的概念已經開始遍布我們各個角落當中,而如今,3D技術再一次邁向了人臉識別的應用,而對于這一次3D的再拓展來說,它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呢?是完善?還是糾結?
人臉識別跨越3D應用
若要實現生物識別門禁,那么就要做到一步到位。指紋識別更適用于考勤中,作為門禁系統(tǒng)采用人臉識別能夠更好地辨認真?zhèn)?,做到安全第一?D人臉識別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一個人的臉,獨特的幾何形狀生物特征可以很容易地存儲在一個數據庫中,當與"活體"人臉面部特征做比對時,如數據準確無誤將接受控制。3D人臉識別速度快、準確性高,采用非接觸式識別,也正是基于這個特點,來滿足門禁訪問控制系統(tǒng)的需求。
截止目前,單位人臉識別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實際應用程序中很少與該識別技術相結合。捕捉和存儲三維模板比二維技術更復雜,也是對比眾多生物識別技術花費成本更好的應用,但仍然被列為一個真正可行的程序待開發(fā)。
業(yè)內專家認為,3D識別可真正做到訪問控制一對一,特別是結合監(jiān)控錄像做取證應用,有著不小的優(yōu)勢。
人臉識別的3D之路
在指紋識別中,3D技術的引入將識別的水平引入了更深的層次。由表皮向皮下的識別也大大的提升了設備的識別效率與安全性。而對于人臉識別來說,它的研發(fā)方向則是以3D的角度去基于一個正常的人臉,然后將人臉的特征以幾何的形式存入一個數據庫當中。而當真正的人臉進入系統(tǒng)進行對比時,3D數據將會對實際樣本進行全方位的匹配,從而降低誤判事件的發(fā)生。
如果從理論上來看,3D識別在驗證中可能在識別速度上,會比一些普通的人臉考勤機稍有降低。然而從整體的效果上來看,這種一對一形式的多方面對比也更能從技術上提升設備識別的準確率,從而提升3D人臉識別設備獨立工作的效率水平。
可以說,3D技術對于人臉識別的引入將驗證過程變得更加立體也更加全面,那么在實踐應用中,3D識別是否能夠像我們想象的那么順利呢?
3D人臉識別的糾結之處
以上從前端技術的角度分析了人臉識別應用的巨大收益,也為我們帶來了更安全的收獲??墒?,也正是基于前端的這種技術上的突破,也夠周邊的功能協調帶來了非常大的挑戰(zhàn)。
首先是一些存儲上的困境。當3D技術應用于這種圖形的拼合時,其所制造的數據量以及計算量將會非常的龐大,甚至要遠遠超出單純同角度照片積累的數倍,因此,這對于數據的存儲還是計算等需求,都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而對于一些傳統(tǒng)的識別方式,恐怕也要經歷著更為艱巨的革新。
再者,就是對于信息抓取的難度。在對于數據的采集與識別中,我們幾乎無法控制周邊環(huán)境的一個變化。然而,在經歷了拼合與環(huán)境的差異之后,識別設備還能否完好而且順利的對新環(huán)境下的人物頭像進行對比,并且剔除周邊無效環(huán)境的影響,也都是對設備一個非常龐大的考驗。而對于人臉識別普遍面對的難題-- 面向變化的問題,3D識別也并非能夠迅速的拿出什么有效的辦法。
而僅從這兩個方面來看,3D識別的普及同樣面臨不小的難度。
3D人臉識別是否炒作大于實際?
通過上面的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3D人臉識別的出現給我們的識別效率帶來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它由此所讓我們付出的代價,也并非可以輕易的忽略。如果這么對比的話,3D識別的應用也著實不是一件輕松事。
其實面對人臉識別,它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有著比指紋更加便利,更高效的識別效率,然而它的最大困境還在于對臉部特征變化的無奈。而3D技術的應用只是更進一步強化它的優(yōu)勢,卻沒有更多初級它的不足,從這個角度看來,3D人臉識別的定位更似一個加強版的普通人臉識別。但是它加強的代價卻同是全方位的。
對于3D人臉識別,它毫無疑問的是我們生物識別應用的重要突破??墒沁@種突破在應用中,卻又顯出了更多的"單向"意味。因此,這也限制了3D識別在應用中的進一步發(fā)揮。對于用戶來說,這著實是一個提升安全系數、甚至是提升自信心的重要設備,可是如果將其定位于一種跨時代的創(chuàng)新工具,從今天的需求來看恐怕著實有些還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