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由日益增加的傳感器和射頻識別(RFID)標簽催生的“數據風暴”的最好辦法是什么?要在新型實時數據資源領域獲得商業(yè)價值,就必須找到這一問題的答案。而對于這一領域的理解的缺乏,則是造成一些組織拒絕推廣RFID應用的主要原因。
IBM推出WebsphereRFIDInformationCenter,這是一個基于目前完整的EPCglobal標準EPCIS的數據庫。就在今年早些時候,IBM已經推出了一系列方案,包括用于藥品跟蹤和追索的RFID方案。IBM的WebsphereRFIDInformationCenter產品經理JenniferKahn說:“我們正在RFID領域積累起的實力?!?/P>
跟蹤和追蹤方案是為了獲取數據,而InformationCenter則是用來分享數據。Kahn解釋道:“如果供應鏈中的各方能夠分享數據,他們將必定能獲得投資回報。這樣一來,成本一樣的同樣的系統,不僅能夠用來獲取信息以識別假藥,還將能用于各種其它領域?!?/P>
由于執(zhí)行了EPCIS標準,IBM的這一方案讓貿易合作伙伴可以以一種標準的方式進行彼此溝通。EPCglobal是一個用戶行業(yè)組織,宗旨是制定RFID在快速變化信息量豐富的貿易網絡中的應用的標準,其中EPCIS就定義了獲得EPC相關信息的一個標準接口。
之前由于采用電子數據交換(EDI),信息是被強行推給供應鏈的合作各方,不管他們是否需要。而為了獲得需要的信息,各方不得不存儲大量根本無用的數據。隨著傳感器和RFID數據“風暴”的來臨,這種方法顯然不能再起作用了,這樣一來就使得EPCIS變得尤其重要。Kahn表示:“有了我們這種基于EPCIS標準的查詢方案,你現在可以自己搜尋信息,而不是被強迫接收一些信息。有了標準的術語,‘接收’‘獲取’和‘載運’等概念對于每個組織來說都是一致的了。當你接到一個回復時,你就知道它是什么意思?!?
供應鏈合作各方可以進行標準查詢,比如詢問對方發(fā)貨時間,也可以進行即時查詢,并通過該方案的安全機制和其它控制來設置數據共享參數。
EPCglobal組織的主要推動者聯合利華公司是試用IBMWebsphereRFIDInformationCenter的第一家公司,藥品經銷商AmerisourceBergen和CardinalHealth公司則是IBM傳統客戶的榜樣。藥品行業(yè)是RFID應用的一個主要領域,而另一個目前正在試行RFID的領域則顯得相對有趣了:從歐洲到美國的啤酒運輸。海關工作人員可以借助于存儲在WebsphereRFIDInformationCenter中的傳感器數據輕松查詢系統,來獲取運輸的光度和溫度等參數。Kahn指出:“他們能夠了解到產品在整個運輸過程中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把更多精力放在問題集裝箱上,并確認能夠將之截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