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門在外,能隨時了解家中情況;到家時,門窗已經提前15分鐘打開通風;睡覺時,躺在睡房床上可以關掉全屋電燈……智能家居的美景讓人向往。然而,整體解決方案數(shù)萬元甚至數(shù)十萬元的高昂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而且需在裝修時整體布局安裝。
有沒有辦法可以在已裝修好的房子里,用相對低廉的花費,來讓家智能起來呢?答案是有的。記者了解到,去年開始,各種微智能產品呈爆發(fā)式增長,大多即插即用,用無線連接,再加上手機APP,已能實現(xiàn)大部分智能家居功能,而且花費并不多,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家需要自行組合安裝。
用家故事:花費2000元創(chuàng)建家中智能生態(tài)
張先生是一個喜歡感受新技術、新產品的年輕人。他新近買了一套約80平方米、帶精裝修的房子。平時對智能產品頗感興趣的他,決定要把這個新居“智能”起來。
張先生沒有去找專門的智能家居公司,而是自己在網上搜索了不少攻略。他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不少即插即用的智能硬件,通過手機APP和WiFi,都能實現(xiàn)隨時控制。不過,如果這些智能硬件來自不同的廠商,則需要在手機上安裝多個APP,比較麻煩。倘若都是一個廠商的產品,則只需要在手機上安裝一個APP,就可以在家里形成一個智能生態(tài)。
張先生研究了一番,最后鎖定了一個品牌。“主要因為它的智能產品價格都不太貴,性價比較高,目前官網上的產品已經基本囊括了家居智能需要,想買哪款就買哪款,不需再到處找。”張先生說。
鎖定品牌后,張先生購買了網絡攝像頭(129元,帶夜視功能)、萬能遙控器(80元)、智能插座(59元/個×5=295元)、智能路由器(699元)、空氣凈化器(854元),合共2057元。“雖然花費并不多,但我基本實現(xiàn)了新居中想要的智能,或者可以稱為‘基本版’。”張先生笑著說。
“基本版”智能家居如何運作?
據了解,張先生購買的所有這些設備,都通過WiFi與手機連接,通過統(tǒng)一的APP,則可以隨時開啟或關閉。現(xiàn)在,張先生的智能家居是這樣的:
網絡攝像頭:放在客廳中,監(jiān)控家里的一動一靜,張先生的手機,可以隨時顯示家里的情況。
智能插座:連接家里主要的用電器,只要用手機,就能讓這些電器斷開或接上電源,不需每次拔出也能免卻待機時的耗電,同時也能遠程控制這些電器何時開始工作。
智能路由器:可以在網絡非繁忙時段,自動下載所選電影,以后無論何時觀看,都不會因網速太慢而被迫暫停播放。
空氣凈化器:根據張先生手機發(fā)出的信號,在他下班到家前開啟,吸收新居中的甲醛,并釋放出負離子,到家時空氣已經清新,不會吸入超標甲醛。
萬能遙控器:一個遙控器在手,就能控制電視機、音響、空調、風扇等家電。
溫馨提示:
雖然張先生的“基本版”智能家居已經滿足了他的需要,但智能家居實際包括多個方面。一般來說,智能家居包括燈光控制、電器控制、窗簾控制、紅外設備控制、溫度控制、安防子系統(tǒng)等,DIY時需要根據自己需要進行選擇。
此外,智能家居主要分為有線和無線兩種。有線智能家居需要在墻體內進行布線,不適合裝修過的家庭使用,而且這種布線需要非常專業(yè)的知識才能完成。
智能家居DIY步驟
第一步:確定需求
在進行智能家居設計前,先要弄清自己的喜好,想實現(xiàn)哪些智能化功能,并結合住宅的實際情況和費用預算,確定哪些功能納入到智能家居系統(tǒng)中來。
第二步:準備背景資料
在動手做智能家居DIY前,需要做足功課。相關的報紙雜志、網絡媒體可以給你不少啟發(fā)。
第三步:了解產品和市場
可以到有關市場轉一轉,讓自己對這些硬件更有感覺。
第四步:購買材料和硬件
了解產品的同時也要關注價格,在產品選型階段,了解清楚所需系統(tǒng)產品的大致價格范圍就可以了。
第五步:安裝
智能家居DIY的,基本是即插即用的硬件,安裝都非常簡單,按產品說明即可。
第六步:調試
根據個人需求,做好不同情景的設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