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已經(jīng)習慣在打車、網(wǎng)上購物之后使用手機支付App付費,只要將手指輕輕放在Home鍵上,就可以完成付款,這種方便的體驗是此前無法想象的。但顯然,指紋識別技術也是經(jīng)歷了多年發(fā)展才變得成熟、易用。那么,最早的指紋識別設備是什么、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技術革新呢?一起來了解一下。
1. 最早的民用級指紋識別設備
20世紀90年代,指紋識別設備開始進入消費市場,最初的產(chǎn)品類型為PC配件,如使用USB接口的U.are.U(1998年),可以讓用戶在登陸PC時不必再輸入密碼。2001年,曾經(jīng)的PC巨頭康柏推出了集成指紋識別功能的PC卡,讓舊款筆記本也可支持指紋驗證功能。
2. 首款內(nèi)置指紋識別的筆記本
千禧年前后,宏碁推出了市場中第一款內(nèi)置指紋識別模塊的筆記本TravelMate 739TLV。不過,它將系統(tǒng)開始時間拖后了大概12秒,迫使用戶忍受漫長的認證過程,并未受到市場認可。
3. 首款內(nèi)置指紋識別的移動設備
2002年,惠普推出了一款內(nèi)置指紋識別傳感器的Pocket PC iPAQ h5400系列,采用CMIS熱硅傳感技術,可以防塵、防水、防油、潮濕和極端溫度,實現(xiàn)更精準的指紋掃描體驗。
4. 指紋識別手機
2003年,富士通在日常推出了MOVA F505i翻蓋手機,內(nèi)置指紋識別傳感器。此后,如LG、泛泰等品牌,也均發(fā)布內(nèi)置指紋傳感器的手機,當然,它們的驗證形式仍是需要上下滑動手指。
5. 最普及的指紋識別筆記本
IBM ThinkPad T42是旗下首款搭載指紋識別傳感器的筆記本,并且十分暢銷,而在聯(lián)想收購IBM PC業(yè)務之后,已經(jīng)累積銷售出100萬臺,使得該系列成為最暢銷的指紋識別筆記本。
6. 蘋果帶來的指紋識別革命
指紋驗證設備發(fā)展史
雖然指紋識別設備一直都存在于市場中,但并未獲得用戶廣泛認可,直到2012年蘋果推出iPhone 5s。通過收購先進指紋識別技術公司,蘋果將光學指紋識別傳感器巧妙地融入到iPhone 5s的Home鍵中,至此人們再也不用忍受上下移動手指、費力尋找識別位置的體驗,只需將手指輕輕放在Home鍵上即可。
7. 一系列指紋識別手機推出
iPhone 5s之后,一系列跟風之作出現(xiàn)在市場中,讓人們重新關注指紋識別功能。如HTC、三星、華為等,均推出類似機型,雖然初期機型仍需滑動手指操作,但憑借Android的開放性,加入了一些快捷操作功能。
8. 新標準誕生
2015年,谷歌將指紋識別功能融入Android 6.0中,Nexus 5X及6P均實現(xiàn)標配,為自家的移動支付業(yè)務奠定了基礎。同時,蘋果也在iPhone 6s/6s 中使用了第二代光學傳感器,實現(xiàn)更快速精準的指紋識別效果。而眾多國產(chǎn)手機品牌如一加、OPPO、聯(lián)想、魅族等,也推出相關機型,指紋識別真正成為高端智能手機的標配硬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