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4G的戰(zhàn)火終于燒起來了,并且燒到了與網絡通訊有密切聯系的智能家居領域。嚴格來說智能家居不能算“新事物”了,因為在中國它已經出現了十多年。但它確確實實發(fā)展的不夠火,還沒有成功“飛入尋常百姓家”。所以在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再一次為搶得更多的4G客戶而鏖戰(zhàn)的時候,智能家居行業(yè)的各企業(yè)盼著它來刺激市場,智能家居的擁護者寄希望于它讓家里的智能家居聯通更順暢,持觀望態(tài)度的人等著它給自己選擇智能家居的信心。
4G的出現是眾望所歸,然而它能否做到不負眾望呢?
探索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先從智能家居的兩個伙伴——電腦和手機行業(yè)身上找找影子。因為智能的電腦和智能手機今天真的已經完完全全融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人類創(chuàng)造的最初動因是最求簡單易用,人們追求簡捷輕松的生活,從上世紀開始對電腦技術的不斷探索到今天電腦的普及,從磚頭大哥大到今天輕巧美觀的智能手機。人們對跟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兩樣東西的改造發(fā)揮到了極致——曾經幾萬元一臺的老爺機令人瞠目結舌,如今一臺輕巧的筆記本電腦也只賣一兩千元;磚頭一樣的大哥大再也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現在街上隨便一個人都可能擁有兩臺手機,還是更牛的智能手機。
細數起來,這些景象的到來并沒有經歷多久,僅僅是從筆者的初中時代到大學畢業(yè)短短十年。如一陣春風般迅捷,是什么推動了行業(yè)的發(fā)展?
對比分析電腦和手機行業(yè)今天的局面,如果經歷過見證過這兩大行業(yè)普及的人可能感受很深——技術的發(fā)展刺激了市場需求。十年前電腦還是個很新鮮的玩意兒,城里的有錢人家也不見得舍得花錢去買一臺放家里,相對落后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就更不用說了,只有街上網吧里的幾臺老爺機可供喜歡新鮮好奇心重的人玩樂,并且不管是城里還是鄉(xiāng)村都一樣的是蝸牛網速——因為都是用電話線撥號上網。手機也一樣,打著打著電話就斷線,如果在鄉(xiāng)村你還要拿著手機滿世界找信號。所以出現有人對手機心灰意冷,寧愿裝一個固話在家,至少不用擔心通話斷線。
但這些困難都隨著國家通訊設施的改善而突飛猛進,當年在農村通訊網絡改造之后,百姓們第一次用上了2M的寬帶,再到現在的10M寬帶,甚至是100M的光纖也進入了小區(qū),也正是無線WIFI技術的普及催生了智能手機的市場。網速的改變讓電腦手機發(fā)揮了最大的便民價值,迅速刮起了買手機買電腦的風潮,也正是從那時起手機電腦的價格開始更加親民,因為社會需求的增加,批量化的生產大大降低了制造商的成本。
今天人們對智能生活的需求越來越高,已經延伸到了家居領域,要求與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家”更加便捷,讓人更加輕松。然而網絡通訊的發(fā)展滯后令人遲疑,家庭物聯網并不是那么順暢,雖然2009年我國就已經開始了3G技術的推廣,無線WIFI技術也在不斷成形狀,然而令人遺憾的是3G技術和無線WIFI技術在智能家居最需要的方面并不能滿足需要。例如智能家居設想的無線視頻技術方面3G技術的網絡速度就有諸多缺陷,另一個問題是3G網絡和無線WIFI的覆蓋面并不廣,這些問題都是為質疑者詬病的地方。
說一項技術能拯救智能家居市場當然是一句口若懸河的空話,無論是現有技術的條件和實際作用都達不到要求,但可以肯定的是先進技術的出現確確實實會刺激了跟其相關的行業(yè)向前發(fā)展。現在4G技術已經成為全球探索的新主流,它彌補了許多3G技術的不足,在手機可視對講、視頻監(jiān)控等功能給智能家居行業(yè)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機會,4G時代網絡化、智能化、數據化是當前全球產業(yè)發(fā)展共同趨勢,高速移動寬帶無疑會打消許多質疑者的疑慮,刺激產生更多的市場需求。
這一小小的期許,并不是遙不可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