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yōu)槭裁匆菩蠭Pv6呢?這是因為現在互聯網已經到達了一個爆炸式的時代,我們需要從IPv4過渡到IPv6?!?全球IPv6論壇主席Latif Ladid先生如是說。
誠然,IPv6已經提出了十多年,雖然一直有多方在呼吁,但是應用的情況一直不甚樂觀?,F在有了一些不同的情況出現。今年2月份,最后一批IPv4地址告罄,這把對IPv6的關注推上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
地址切換就意味著犧牲效率?
“在向IPv6過渡過程中出現這么多解決方案,就是因為沒有一種大一統的解決方式,一經公布就能把所有IPv4和IPv6互通的問題全部解決,每種解決方案在不同情況下都有優(yōu)勢和局限性。” IPv6論壇中國區(qū)委員會的委員、神州數碼網絡有限公司(簡稱“DCN”)CTO向陽朝博士一針見血的指出過渡方案眾多的原因。
目前,實現IPv4網絡和IPv6網絡的互聯互通的技術主要有隧道和雙棧兩大流派,“雙?!笔侵竼蝹€節(jié)點同時支持IPv4和IPv6協議棧,節(jié)點可以作為IPv4網絡和IPv6網絡之間的銜接點。隧道技術顧名思義,是在兩個不直接相連的IPv6或者IPv4孤島用類似隧道互相連接起來,需要在隧道的入口對報文進行重新封裝,然后把封裝過的報文通過中間網絡轉發(fā)到隧道出口,在隧道的出口對報文進行解封裝后,再將恢復后的報文轉發(fā)到目的地。雙棧技術是各種過渡技術的基礎。具體的解決方案則有運營商級的NAT,NAT64,DS-Lite,隧道代理(RFC3053)、6to4隧道 (RFC3056)、6over4隧道(RFC2529)、ISATAP機制、Teredo隧道等。
雖然解決方案眾多,但是無論是雙棧技術還是隧道技術都會對網絡交換路由造成更大負擔,曾有預測這對性能的影響將會達到60%。如何最大范圍的減小影響,是在過渡中不得不考慮的問題。除了增加內存還有什么方法呢?瞻博網絡專業(yè)服務高級經理Truman D. Boyes說“通過硬件實現的好處是可預見性很強,另外,結果也是非??斓?。無論是通過硬件來實現IPv4的流量或IPv6的流量,甚至是MPLS的流量都是線速的。JUNIPER從1998年開始第一款基于硬件設備的路由器,對IP的識別,以及轉發(fā)的功能就一直是通過硬件來實現的。”
IPv6商用:教育網先行
缺少商用一直是制約IPv6發(fā)展的一大問題。在我國目前的IPv6應用中,教育網顯然是走在了前列。
向陽朝在談到神州數碼網絡(DCN)對IPv6的推動時說:“不是說我們要發(fā)力,是我們已經發(fā)力了”。事實上,神州數碼的網絡 (DCN)DCRS-7600系列萬兆路由交換機在2007年承建第二代中國國家教育網(CERNET2)一級核心節(jié)點在內二十二所211院校的IPv6 駐地網。2009年在二期建設中,DCN再次中標。
在IPv6的發(fā)展過程中,技術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應用,CERNET2讓大量的網民享受到IPv6網絡所帶來的一些特性,甚至包括大量的研究人員能夠利用IPv6網絡與外界進行交流,或者開展這方面的研究和試驗。這在未來IPv6的推廣中,具有非常大的意義。
如何破局? 殺手級應用仍是焦點
IPv6發(fā)展多年,但一直不慍不火,缺少殺手級應用是癥結所在。沒有IPv6可以實現而IPv4無法實現的應用出現,就缺乏向之轉化的動力,而大量的內容和已有的基礎設施都在IPv4下運行平穩(wěn)。
Truman D. Boyes認為移動運營商會成為破局之人,其一是風險較小無需特定的操作系統,技術架構的變化不復雜;其二是動力強大,用戶增速很快而通過云計算來提供服務也是一種趨勢,好多服務都是需要對IPv6的特性來進行支持的。
IPv6的發(fā)展之路雖然坎坷但可謂厚積薄發(fā),在技術沉淀多年之后,解決方案都趨向成熟,安全性,可管理性都比當初概念剛剛提出時完善許多,可以預見,IPv6的未來定然會走的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