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紅外線是一種光波,它的波長區(qū)間從幾個納米(nm)到1毫米(mm)左右。人眼可見的只是其中一部分,我們稱其為可見光,可見光的波長范圍為380nm~780nm,可見光波長由長到短分為紅、橙、黃、綠、青、蘭、紫光,波長比紅光長的稱為紅外光。紅外光線的波長在780nm~1000μm之間,介于無線電波與可見光之間。
紅外攝像機其實就是將攝像機、防護罩、紅外燈、供電散熱單元等綜合成一體的攝像設備。目前監(jiān)控工程中最常用的紅外攝像機是主動紅外,由LED發(fā)出紅外線,利用CCD或CMOS可以感受紅外光的光譜特性(即可以感受可見光,也可以感受紅外光),配合紅外燈作為“照明源”來夜視成像。市場上以發(fā)射波長850nm和940nm的紅外LED為主。早期的紅外夜視系統(tǒng)不是用在民用的,主要應用于軍事方面,但由于主動紅外夜視系統(tǒng)發(fā)射紅外線,易于被敵軍發(fā)現,因而在軍事上已基本被淘汰。軍事領域主要用紅外熱成像儀(即被動紅外攝像機),其攝像系統(tǒng)能感應絕對零度(-273℃)以上的物體發(fā)出的紅外線輻射,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出的紅外線越多并且容易成像。由于目標市場和制造成本問題,目前很少有生產民用攝像機的安防廠家生產被動紅外攝像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