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第二代防入侵技術增加了報警功能,主要包括振動光纖、輻射電纜、紅外對射、張力圍欄和高壓脈沖等常見周界防入侵技術。
振動光纖
以光學干涉理論為基礎,不間斷地實時采集傳感距離以內的各類振動信號,安裝隱蔽,檢測距離長,適合各種形狀的周界,既可埋在地下也可布設在空中,不會受到任何輻射、電磁干擾的影響;對攀爬、剪切圍欄等入侵企圖所產生的各種振動頻率非常敏感,在使用過程中無需進行過多的維護保養(yǎng);但是其布線工程復雜,無法識別目標,無法判斷位置,漏警和誤警率偏高,防范范圍有限。在大風暴雨、無意觸碰、懸掛的異物、飛鳥停落、工地施工等情況下容易造成誤警,對空中拋物、空中跨越入侵和地下入侵無法檢測造成漏警。
輻射電纜
利用兩根輻射電纜之間的空間形成一個橢圓形的電磁探測區(qū)。當有人進入此探測區(qū)時,會干擾探測區(qū)的電磁耦合,使接收電纜收到的電磁波能量發(fā)生變化,從而產生告警信號。其安裝在地下,是一種隱蔽的無形探測手段;靈敏度高,漏警幾率小;電纜可環(huán)繞任意形狀的警戒區(qū)域周界,不受地形、地面不平坦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其感應范圍小(1~2m),對于機場等電磁通訊地域會造成電磁干擾;價格比較昂貴;對于目標識別能力較弱,在人員靠近、動物靠近等情況下容易造成誤警,對空中拋物、空中跨越入侵和墻體打洞等入侵無法檢測造成漏警,也容易受到電磁輻射和噪聲的干擾。[nextpage]
紅外對射
紅外線電子對射墻是利用紅外線發(fā)射器發(fā)射紅外線的一種入侵探測器。紅外對射感應靈敏,不破壞環(huán)境美觀;安裝簡便,維護方便;防衛(wèi)方式隱蔽,使入侵者在不知不覺中觸警。但是遇到雨天或者霧天會影響報警系統(tǒng);若紅外安裝柱發(fā)生形變或傾斜會破壞紅外射線導致沒法正常預警。紅外射線容易受到附近植物生長的干擾,也無法識別具體的入侵目標,在動物穿越、大霧大雨的天氣、植物生長等情況發(fā)生時容易產生誤警,也無法檢測出空中翻越、人員匍匐、地下掘地入侵。
張力圍欄
基于張力的平衡原理進行探測,利用一組平行的探測線中的一根或幾根線受力偏斜從而觸發(fā)報警。其外型美觀,可作為天然物理圍欄;不受光和電磁干擾;高強力拉緊設計,適用于各種惡劣的環(huán)境。但是調整鋼絲的拉力較麻煩,誤警率很高,日后維護圍欄也很麻煩,無法防范高空跨越入侵、地下掘地入侵、攀爬安裝柱入侵和空中拋物等入侵手段。
高壓脈沖
利用一組平行的電線組成圍欄,可以對入侵起到一定的阻嚇作用,誤報率低。但是其安裝不夠美觀,對墻體打洞入侵和空中跨越無能為力,危險系數(shù)太高,不適合人員密集以及出入頻繁的地方,更多應用在油庫,監(jiān)獄等安防禁止出入?yún)^(qū)。
其他幾類防入侵技術包括振動電纜、微波對射、激光對射等,以上技術進步推進了機場電子周界防入侵技術的發(fā)展,但都是基于檢測信號的大小是否超過設定閾值來進行報警,屬于信號驅動型,虛警率和漏警率高,無法滿足機場防入侵系統(tǒng)對目標分類的要求。
相關資訊:
第一代機場周界防入侵技術——視頻監(jiān)控
第三代機場周界防入侵技術——傳感器網絡 目標驅動報警
機場周界“點、線、面”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