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雨季,僅7月上旬,北京就已發(fā)布四次暴雨預警。城市內的短時強降水往往誘發(fā)城市內澇,不但破壞基礎設施,更甚者造成人員傷亡,對城市發(fā)展危害極大。今年4月份,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加強城市內澇治理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加強智慧平臺建設,對加快推進城市內澇治理提出具體要求。
在此需求下,積極投身于城市治理數字化升級的升哲科技,對內澇治理也有一套“組合拳”。
智能終端感知 實時監(jiān)測城市水務異常
作為城市級數據服務提供商,升哲在物聯網與人工智能領域擁有端到端、一體化的技術與產品能力,包含自研物聯網通信芯片、通信基站、智能感知終端和智能視覺終端等。
△升哲科技智能感知終端產品
在城市防洪、防汛、防澇場景下,升哲智能終端建立起“上天入地”的全方位網格監(jiān)控體系。通過在排水設施關鍵節(jié)點、易澇積水點、城市河道及水庫周邊布設智能化終端設備,結合視頻、氣象、水文等實時信息,對城市極端天氣、城市排水系統(tǒng)以及城市水系進行全息感知和數字化、可視化監(jiān)測。對于城市極端天氣、城市排水異常、河道水位異常等,感知終端將智能識別,并及時上報靈思全域數字化平臺,實現統(tǒng)一預警與管理。
終端感知的智能化,一改之前極端天氣下人工巡檢難度大、危險性高的難題,政府部門管理人員在線上即可實現極端氣象和城市水務的動態(tài)化、智能化處置。
智能通知覆蓋 信息發(fā)布精準觸達基層
在城市治理中,基礎信息采集與城市信息發(fā)布好比雙駕馬車,需齊頭并進。在城市汛情發(fā)生之時,為了緩解基層受災情況,預警信息的精準靶向發(fā)布尤為重要。
因此,升哲科技智慧燈桿、戶外大屏、樓宇可視屏等產品在豐富城市景觀的同時,也為城市提供信息發(fā)布的便捷功能。在居民端,也有掌上APP可供下載。一遇緊急情況,預警、險情推送多管齊下。
信息發(fā)布的智能化升級,比以往依靠電視節(jié)目、手機短信等手段來推送信息要更加直觀、迅速、全面。不論是戶外、室內、掌上或是大屏,多位一體的發(fā)布終端精確觸達基層,城市防洪、防汛、防澇信息推送實現全場景覆蓋。
靈思平臺統(tǒng)籌 建立城市網格管理體系
如果將智能終端看作是城市內澇管理的眼睛,智能通知是城市內澇管理直達基層的觸手,那么,靈思全域數字化平臺即是整個城市內澇管理的大腦。
基于強大的數據整合與算法能力,靈思全域數字化平臺已實現服務應用化,滿足內澇治理的日常管理、運行調度、災情預判、預警預報、防汛調度、應急搶險等需要。同時,平臺全方位覆蓋水、電、煤、氣、火、人、車、地理位置、極端氣象等多類型數據,構建數字檔案、關系圖譜,實現內澇治理乃至整個城市運營的精細化管理。
此外,作為開放型的服務平臺,靈思支持與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礎平臺、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的融合與銜接,更支持未來更多城市治理領域業(yè)務數據的統(tǒng)一接入與整合處理。
全域數字化平臺的架設,有助于打破當前“數據孤島”現象,多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工作協同得以高效實現,從而提高整個城市的應急管理能力。
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時代下,以前沿科技協助解決內澇問題是城市治理數字化升級的重要版塊。目前,升哲科技智能服務已經在長江流域的諸多城市落地,為城市在風雨中從容佇立提供可信賴、可依賴的技術保障。
注:本文圖文信息由本站編輯根據企業(yè)或官方發(fā)布的相關新聞通稿截取整理。圖片或文字如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