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路透社消息,拜登的行政命令定于2月24日(周三)美國東部標準時間下午4:45簽署,它將對四種關鍵產品的供應鏈進行100天審查,這四種產品分別是:半導體芯片、電動汽車大容量電池、稀土礦產和藥品。
美國試圖透過此行政命令審查關鍵產品對外依賴程度,希望提高供應鏈多元化程度,避免特定產品過于依賴他國。報道稱,拜登一直受到共和黨議員的壓力,要求其在國內制造下一代半導體芯片上進行投資,以采取更多措施,保護美國的供應鏈免受中國的侵害。
具體而言,拜登在簽署行政命令時提到,該政令主要包括兩個意圖:
1、四種關鍵產品進行為期100天的審查:半導體,稀土等關鍵礦物和材料(用于制造從硬鋼到飛機各種物品),藥品及其成分,高級電池(如用于電動汽車)。
2、該命令將在明年開始對美國整體經濟中六個部門的行業(yè)基礎進行長期審查,包括國防、公共衛(wèi)生、能源和運輸設備等領域的生產。
保護美國供應鏈免受中國侵害?
受到疫情影響,消費者對于游戲機、筆電需求攀升,連帶使得芯片供不應求。特別是車用芯片短缺對于汽車業(yè)造成極大沖擊,導致通用、福特等車廠被迫減產。
全球芯片嚴重短缺,令拜登政府面臨極大壓力。2月11日,包括英特爾、高通、美光和AMD等在內的科技公司與汽車企業(yè)代表聯(lián)合致函白宮,要求提供資金、資助半導體產業(yè)的發(fā)展。對此,白宮回應稱,拜登政府將著手解決“缺芯”問題。
他們在信中寫到:“為了維持競爭力并強化關鍵供應鏈韌性,我們深信美國應鼓勵興建并更新半導體設施,同時投資于研究領域。此需求相當迫切,應該立刻行動?!?/p>
據國際半導體協(xié)會(SEMI)和美國半導體協(xié)會(SIA)最新發(fā)布的報告,2020年美企半導體銷售額占全球市場的近一半,但美國芯片制造僅占全球 12%,遠低于90年代 37% 的制造產能。
今年1月25日,SIA 警告:“如果美國還不改變對華的芯片出口規(guī)則,則將會使美國科技產業(yè)面臨不必要的風險,最終只會損人不利己。”
另外,此行政命令也將鎖定六大領域供應鏈進行一年審查,包括國防、公共衛(wèi)生、通訊技術、運輸、能源與食品生產。
白宮就該法令簽署表示:“我們無法預見下一場危機將是什么,但我們應能夠對其迅速作出反應。美國應確保原料短缺、貿易中斷、自然災害或外國競爭者和對手可能采取的行動再也不會危及美國人?!?/p>
美國試圖透過此行政命令審查關鍵產品對外依賴程度,希望提高供應鏈多元化程度,避免特定產品過于依賴他國。聯(lián)邦采購也將優(yōu)先購買美國制商品,同時考慮限制部分材料進口。
美國欲聯(lián)手同盟圍剿中國芯?
此行政命令有助于拜登兌現“創(chuàng)造美國就業(yè)”承諾,特別是競爭力不敵中國的制造業(yè)領域。至于美國自己無法在國內生產的產品,他們將尋求亞洲與拉美盟國協(xié)助并鞏固雙方關系。
彭博社2月24日的報道也顯示,為了減少對中國方面的依賴,拜登將于本月盡早簽署一項行政命令,半導體部分美國預估將和關系良好的中國臺灣及日本、韓國合作;稀土部分,美國考慮和澳洲等亞洲各國或地區(qū)合作。
報道稱,拜登政府將重點關注政府承包商和私營行業(yè),以確保美國工業(yè)用品從包括中國在內的競爭對手中獲得。該命令指出,“與盟友合作可以導致強有力的、有彈性的供應鏈”,表明國際關系將是這一計劃的核心。
根據草案內容,美國拜登政府將和同盟國共享重要產品的供應鏈相關情報,并在生產品項互補,同時緊急時還能迅速互通有無,借此減少和中國之間的交易。
目前,美國稀土約80%從中國進口,同時90%醫(yī)療用品也是中國進口。中國長期主導稀土市場,在藥物等產品供應亦掌握關鍵地位,而此時正值美國聯(lián)合盟國之際,不僅引發(fā)此舉是為應對中國的聯(lián)想。白宮官員回應,此行政命令并未針對任何特定國家。
供應鏈轉移或是一種幻想?
實際上,在2020年4月,關于供應鏈大撤離的消息曾傳出。時任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拉里·庫德洛(Larry Kudlow)提到,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yè)從中國回流的政策是,將回流支出100%直接費用化(immediate expensing)。也就是說,這樣就“等于我們?yōu)槊绹髽I(yè)從中國搬回美國的成本埋單”。
瑞銀證據實驗室(UBS Evidence Lab)在2020年的一份調查顯示,出口導向型企業(yè)將部分產能遷出中國的意愿較強、且過去兩年有所上升。在中國、北亞和美國企業(yè)家問卷調查中,分別有60%、85%和76%的受訪企業(yè)表示已將部分產能遷出中國、或者計劃轉移。
近年來,雖然美國、日本、韓國都相繼出臺了一些政策來吸引企業(yè)將生產轉移回本國,但是從目前的數據來看,這些措施很難奏效。
瑞銀亞洲經濟研究主管、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曾撰文表示:“在短期內,供應鏈持續(xù)轉移將直接對制造業(yè)投資產生負面影響,而對就業(yè)和其他投資的影響則相對有限。長期來看,科技供應鏈脫鉤則最令人擔憂?!?/p>
另一方面,Gavekal的分析師DanWang在2020年4月的報告中指出:“基于龐大的熟練勞工數量,深厚的供應商網絡,以及政府對制造商的可靠支持、值得信賴的基礎設施,中國作為制造基地的地位,其他國家仍難以比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