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移動集團承辦的第六屆中國移動全球合作伙伴大會推出了權威報告《中國移動2018年智能硬件質量報告(第二期)》,這份報告立足產品綜合能力,突出用戶體驗結果,極具參考價值。而其中含金量最高的“物聯網連接能力綜合評測”部分, IC芯片企業(yè)聯發(fā)科技公司憑借自研MT2625 NB-IoT芯片技壓群雄,奪得該環(huán)節(jié)桂冠。
當前運營商發(fā)展NB-IoT也面臨技術層面的挑戰(zhàn)。首先是如何基于現有的頻率和網絡資源,快速、低成本部署NB-IoT網絡,并避免或盡可能降低對現有網絡的影響;其次如何在技術上保持NB-IoT標準的持續(xù)演進,滿足運營商網絡長期演進需求。所以尋找到能夠立足于規(guī)模化應用場景的落地項目是推進物聯網產業(yè)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所以實際上MT2625的出現可謂是應運而生,憑借其具備低功耗,可移動,深覆蓋的三大特性,將十分適合在未來物聯網時代多種類智能終端平臺的泛用。這三個特點使得正苦于進行物聯網產業(yè)部署的中移動公司找到了能將物聯網作為諸多落地產品支撐體系的切入點,從而同聯發(fā)科技公司展開了深度合作。
以去年的物聯網應用場景來說,最火爆的莫過于共享單車。摩拜單車、ofo小黃車、小藍車等等,停滿了各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共享單車在去年的總出貨量超過了3000萬量。出于共享單車需要實時聯網,不斷移動,分布分散的特點,其必須內置相關物聯網芯片。聯發(fā)科早期型號MT2503占據了超過一半的共享單車用芯片份額。
而此前共享單車主要內置了2G芯片(模塊),對于低運行速度的物體可以有著較好的定位效能,并且共享單車對于數據傳輸的速率也沒有很大的需求。但是隨著5G網絡和大物聯網時代的同時到來,運營商網絡基站架設的速度加快。對于智能汽車,智能資產追蹤這些需要高精度快速定位,快速回饋的場景也是需要像MT2625這樣新型物聯網芯片來承擔更復雜的任務。
目前聯發(fā)科MT2625的全頻段屬性可以適用于全球范圍內的靜態(tài)或移動型物聯網應用,不僅可以讓設備擁有更強的網絡連接能力,而且可以比現有無線技術提供50-100倍的接入數,理論上能夠支持10萬個連接,此外還支持低延時、低功耗和快速連接的網絡特性,鑒于MT2625自身具備的這些優(yōu)勢,使其可以廣泛應用于多種行業(yè),如遠程抄表、資產跟蹤、智能停車、智慧農業(yè)等物聯網垂直應用領域。
對于千奇百怪的應用場景來說,物聯網絕對是一種包羅萬象的特殊網絡形態(tài),這也意味著作為核心大腦的物聯網芯片企業(yè)在發(fā)展中將面對諸多挑戰(zhàn)。目前物聯網的發(fā)展尚處于較早階段,但下一步勢必會形成一個百舸爭流的局面。目前聯發(fā)科MT2625已經整合了中國移動的eSIM卡,可連接到中國移動自主研發(fā)的物聯網開放平臺OneNET,同運營商進行深度的合作,聯發(fā)科從一定意義上說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頗有意思的是,聯發(fā)科除了專門的物聯網芯片MT2625之外,在今年推出的Helio M70專用5G基帶芯片組也成將成為聯發(fā)科技5G+物聯網時代的雙芯戰(zhàn)略的一部分,未來聯發(fā)科的5G芯片也將同物聯網芯片形成融合互補態(tài)勢,這顯然是聯發(fā)科在物聯網上的又一強力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