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法新社報道,對某些人而言,將微芯片植入皮膚聽起來像是歐威爾式的噩夢,但在瑞典卻廣受歡迎。
瑞典和其他幾個國家 2015 年首度將微芯片植入人體,起初甚至不敢聲張。在瑞典,體內(nèi)植入微芯片已見怪不怪,幾乎沒人對此提出爭論。瑞典不僅樂于接受新科技,還將分享個人資料視為透明社會的象征。
有 3000 名瑞典人將微芯片植入手中,嘗試這種技術(shù)帶來的新生活方式,28 歲的塞爾辛(Ulrika Celsing)便是其中之一。
任職傳立媒體(Mindshare)的她進入公司時,只要對著一個小盒子揮揮手,接著輸入密碼,門就會自動開啟。
塞爾辛告訴法新社:“嘗試新事物,看看能借此做些什么,讓未來生活變得更便利,非常有趣。”
她說,過去一年,微芯片不僅成了一種電子皮包,還取代了她的健身房卡,想用微芯片訂火車票也不是難事。乘客上網(wǎng)訂票后,把資料登錄在芯片上,車掌只需掃描乘客的手即可。
當傳立媒體發(fā)起為員工植入微芯片的活動時,她隨即加入眾人行列。她說,當注射器把芯片植入她的左手時,只感到些微刺痛。如今,塞爾辛幾乎每一天都會使用微芯片,不擔心被駭或可能遭監(jiān)控。
她也表示:“我不認為我們當前的技術(shù)足以駭進芯片。”
不過,微生物學家利伯頓(Ben Libberton)認為,將芯片植入體內(nèi)危險的確存在。他警告,植入芯片可能導致“感染或引起免疫系統(tǒng)反應”。但他說,最大的風險還是芯片里的資訊。
利伯頓說:“現(xiàn)階段,植入芯片所搜集和共享的資訊很少,但未來可能逐漸增加。真正的問題在于搜集到何種資料以及誰分享了這些資料。有朝一日,如果芯片能偵測到醫(yī)療問題,那么將由誰來發(fā)現(xiàn)?時間點又是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