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2008年 8月8日,數萬名觀眾由國家體育場鳥巢的100多個人臉識別系統快速身份驗證關口有序入場,參加2008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該驗證系統是由中科院自動化所研制的。
經過該所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堅持不懈的努力,創(chuàng)新科技打造平安奧運的夢想終于實現,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人臉識別系統成功地在奧運會開幕式上經受了最嚴格的檢驗,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人臉識別技術奧運會應用的先河。
中科院人臉識別技術成功用于奧運會開幕式
2008北京奧運是中國和全世界人民的盛事,是奧運史上規(guī)模最大、規(guī)格最高的盛會。近年來,針對性的恐怖活動越來越多,這對2008北京奧運會的安保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高效、快速、準確的進行人員身份識別,及早發(fā)現可疑人員,并采取預警安全措施,是打擊恐怖活動的有效手段。
在“科技奧運”和“平安奧運”理念的指導下,自動化所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和研究人員,開創(chuàng)性地將自主知識產權、國際先進的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北京奧運會。由自動化所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李子青率領的團隊,經過近一年的努力,完成了該系統的研究、開發(fā)、設計和實施。在自動化所的主持下,北京數字奧森、航天長峰集團和北京市公安局等單位也參與了該項目的研制。
該項目是奧運史上首次將人臉識別高科技技術,作為人員身份識別的智能化手段引入奧運安保。該人臉識別信息比對系統,實現開閉幕式上對門票持有者進行實名制查驗和人員身份識別,為奧運安保大系統提供決策支持依據,并提供重要的入場人員數據信息。
北京奧運奧委會對開閉幕式入場券進行實名制管理,要求入場券持有者提交個人信息和身份照片,并利用人臉識別進行門票實名制身份驗證,目的在于消除潛在的安防漏洞,提高奧運安全防范和科技反恐水平。同時,人類自身通過人臉來鑒別人。人臉識別是最為自然的、可視化、極具潛力的一種生物特征身份識別方式,符合人類自身的使用習慣,能被使用者廣泛接受。
經過長期研究探索,生物識別與安全技術研究中心的科技人員,研發(fā)了高性能的人臉識別技術,并將其與RFID射頻卡技術進行有機結合,為北京奧運定制了自動化所人臉識別快速身份驗證系統,作為北京奧運開閉幕式的第一道防線,對所有持票者進行實名制人臉身份驗證。
該系統事先對入場券持有者提交的人臉身份照片進行掃描,提取人臉特征,并錄入信息數據庫。在進入現場時,利用視頻攝像頭對入場券持有者進行人臉圖像采集,并與數據庫中的數據進行對比,從而實現人臉身份識別。對真實票證持有者放行,對冒用者轉交相關部門處理。該系統能適應不同環(huán)境光照變化,包括傍晚的陽光直射和不同身高的使用者。
該系統還可廣泛應用于各種需要人員身份驗證的場合,如大型體育賽事、口岸、機場、景區(qū)、大型會議出入、教育考試、政府機構和企業(yè)的出入口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