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10時20分,萬江陳小姐來電:東江大道可園T字路口有紅綠燈,但還設了一個測速電子警察,很浪費。這個電子警察沒有必要設置。
市交警支隊警務指揮大隊教導員張敏杰說,打算將這一路口的測速電子警察遷至東江大道與下橋村交界處的下橋段。
張敏杰還透露,目前,交警部門正在開展交通“電子警察”專項整頓工作。
按照規(guī)定,7月2日~10月10日,以交警大隊為單位,會成立排查工作組,按照整治工作重點內容,開展對本轄區(qū)“電子警察”監(jiān)控設施的排查工作,及時召開分析會,明確整改問題,制定整改措施。
張敏杰說,東莞交警目前發(fā)現(xiàn),東江大道石排段有兩處電子警察(目前還未啟用)存在問題。
它們設置合理,但豎立不規(guī)范,交通指示牌擋住了電子警察,會被市民誤認為是隱蔽拍攝。
張敏杰說,已經通知相關單位進行整改,或是移動交通指示牌,或是移動測速電子警察設備。
反映一 路口設測速儀 沒必要
陳小姐說,東江大道可園“T”字路口,這里安裝了紅綠燈,車輛行駛到這里,車速一般都會降下來,但這里設置了一個測速電子警察,限速60公里/小時,完全沒有必要,因為車子到這里基本達不到60公里,是對資源的浪費。
解釋:將遷移電子警察位置
張敏杰說,這個測速電子警察的確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因為有交通信號燈后,車輛來到這里車速肯定會降低下來,測速電子警察起不到原先的作用了。
他還透露說,交警部門打算將這一測速電子警察遷移。
初步計劃是,將這個測速電子警察遷移到東江大道與下橋村交界處的下橋段。
反映二 鴻福橋兩端限速不一樣
靠近市區(qū)的鴻福橋上安裝的測速電子警察,限速是60公里/小時,而靠近萬江的鴻福橋上安裝的測速電子警察限速是50公里/小時,從60到50,一下子很難適應,市民覺得應該都為60公里/小時。
解釋:有一端是重大事故發(fā)生點
鴻福橋為什么設了一個限速50公里/小時的測速電子警察呢?張敏杰解釋說,因為這里下橋后,往右走是一個急速拐彎,而且這里是重特大事故發(fā)生點,所以限速設置為50公里/小時。
反映三 八一路限速不統(tǒng)一
在松山湖工作的市民王先生說,八一路莞長立交橋下安裝了測速電子警察,限速60公里/小時,從古屋村開過來是70公里/小時,到這里突然就變成60公里/小時了,很難適應。
解釋:考慮人流采取分段限速
張敏杰說,八一路限速是分開的,從松山湖大道至古屋村路段,限速是80公里/小時,古屋村路段至莞長立交橋段是限速70公里/小時,過了莞長立交后,限速則是60公里/小時。
古屋村至莞長立交,兩邊有中央隔離帶,而且兩邊商鋪不多,人流量不是很大,所以限速為70公里/小時,過了莞長立交后,進入市區(qū)繁華地帶,人流量比較大,所以限速降低到60公里/小時,所以就在莞長立交下設了一個測速電子警察。
小貼士 道路限速標準是怎么定的
東莞人口在200萬以上,屬于大城市,道路限速標準為:高速路80~120公里/小時,城市快速路為80公里/小時,主干道為60公里/小時,次干道為40公里/小時,支路為30公里/小時。
在具體定限速的時候,還會考慮一些特殊路段,如急轉彎、長下坡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