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精密、緯創(chuàng)資通、仁寶電腦以及和碩聯合指控高通違反了美國反壟斷法《謝爾曼法》的兩項條款規(guī)定。這項訴訟在周二晚間提交給了美國加州南區(qū)地方法院,是對高通在5月份提起訴訟的反訴。由于蘋果指使代工商停止繳納授權費,高通在5月份提起訴訟,尋求迫使代工商支付這一費用。
“高通已經公開承認,這樁針對我們客戶的訴訟目標實際上是蘋果,旨在懲罰我們的客戶與蘋果合作,”四家公司的代理律師希歐多爾· 小鮑特勞斯(Theodore J. Boutrous)在一份聲明中稱,“這些公司提出了他們自己的主張,為高通的指控進行辯護。”
這些指控屬于蘋果與高通就高通商業(yè)模式性質存在廣泛爭執(zhí)的一部分。高通供應的調制解調器芯片技術能夠讓iPhone連接至蜂窩數據網絡,該公司建立起了一種將芯片銷售和專利授權相綁定的商業(yè)模式。
高通持有的這些專利,讓其能夠向每部智能手機收取售價的1%作為專利費,而無論這款產品是否采用高通的芯片,這種模式遭到了韓國、美國以及其他國家監(jiān)管部門的審查。蘋果此前曾抱怨稱,這種做法極不公平,高通使用專利影響力來不合法的幫助其芯片部門。
今年1月,蘋果起訴高通克扣近10億美元專利費,以報復蘋果與韓國監(jiān)管部門的合作。蘋果告訴代工商,在爭執(zhí)未得到解決前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費,這引發(fā)了高通在5月份的起訴。
此前有消息稱,高通計劃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投訴蘋果,要求該機構對iPhone頒布進口禁令。因為蘋果iPhone均在亞洲制造,高通要求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頒布進口禁令,意味著該公司將阻止蘋果標志性的產品--iPhone--進入美國市場。
“盡管蘋果向高通提出了索賠要求,但是蘋果供應商依舊承擔合約上的義務,應該按照與我們達成的授權協議向高通支付專利費,包括為蘋果生產的iPhone,”高通總裁德里克·阿伯利(Derek Aberle)在4月份的電話會議上談到這場爭執(zhí)時稱。
從四大代工商在訴訟書中使用的大部分語言可以看出,蘋果反對高通的商業(yè)模式。一名蘋果高級管理人員證實,作為蘋果與代工商所簽署賠償協議的一部分,蘋果正資助代工商,幫助他們進行合法抗辯。
對于高通來說,損失蘋果的授權營收是對其營收的一大打擊。高通是蘋果和三星電子調制解調器(Modem)芯片的主要供應商。在最近一個財年,來自蘋果和三星的營收占到了高通總營收的40%。
高通此前表示,該公司已經接到蘋果的通知,會暫停向其支付今年第一季度的iPhone專利費。受此影響,高通曾被迫下調了第二季度的利潤和營收預期。
高通在美股盤后發(fā)布今年三季度財報,這是第一份沒有了蘋果專利稅的財報。高通凈利潤大跌四成。根據財報,高通在三季度總營收53.7億美元,同比下跌了11%,運營利潤跌51%,凈利潤跌四成。
從分部業(yè)務來看,公司強調自己給智能手機們賣了多少芯片,但專業(yè)授權業(yè)務才是它利潤的主要來源,去年搞定了大部分中國手機廠商的高通,專利授權費貢獻了超過一般利潤,后者同比跌了四成,只有11.7億美元。
高通CDMA技術業(yè)務(QCT,Qualcomm CDMA Technologies)第三財季營收為40.52億美元,同比增長5%,稅前利潤(EBT)為5.75億美元,同比增長58%,與上一財季的4.75億美元相比增長21%;稅前利潤在營收中所占比例為14%,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9%
高通技術授權業(yè)務(QTL,Qualcomm Technology Licensing)第三財季營收為11.72億美元,同比下降42%,與上一財季的22.49億美元相比下降48%。稅前利潤(EBT)為8.54億美元,與上年同期的17.49億美元相比下降51%,與上一財季的19.59億美元相比下降56%;稅前利潤在營收中所占比例為73%,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86%,上一財季為87%。除了受到蘋果的影響之外,高通表示,此次的盈利還受到另一位未支付專利使用費的客戶的影響,但它沒有透露姓名。公司預測,在第四季度,應該來自該客戶的營收應該仍未能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