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識網(wǎng)】正當9·11事件周年紀念活動和要求增強機場安全的活動在美國全國范圍展開之際,關于國土安全部的無數(shù)次聽證會和辯論會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聽證會和辯論會的議題還涉及新的運輸安全行政部門的職責和管理。行政部門、參議院政府事務委員會、眾議院國土安全特別事務委員會、運輸委員會以及其它許多公共機構(gòu)對此提出了不同觀點。然而,在各種不同提議中有一點大家的意見是一致的,即某種形式的生物識別和認證是必要的。
可以理解,在9·11事件之后,各大機場在確保安全旅行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這給美國帶來尤為艱巨的任務,在這個國家擁有世界上20大最繁忙機場中的14個。2002年4月份的機場安全報告顯示,這14大機場接收了總航空運輸量的40%。隨著航空安全要求的提高,負責機場安全的交通運輸快速反應特遣部隊的官員已提出建議,即各大機場應立即采取行動,完善安檢程序中所使用的技術,以對乘客、機場工作人員和機組人員進行安全檢查。
關于生物識別技術的識別時延要求,以及其它大部分相關辯論主要圍繞這樣一個問題,即在要求嚴苛的航空環(huán)境中生物識別技術是否真的可以奏效。測試工作將按計劃在進行,用以評估不同技術在不同場合的應用。此時傳出好消息,不管怎樣,已有一些極為成功的例子,這些生物識別裝置的成功應用預示著這一新技術帶來的好處會很快惠及到您身邊的機場
舊金山國際機場,上億次生物認證檢查根據(jù)聯(lián)邦航空局(FAA)的規(guī)定,各機場需按要求確保只有經(jīng)授權的人員才可以進入機場。遵循上述規(guī)定,舊金山國際機場(SFO)的出入控制系統(tǒng)相比大多數(shù)機場已領先了有十年時間。正如舊金山國際機場發(fā)言人榮·威爾森(Ron Wilson)所說:"安全是舊金山機場優(yōu)先考慮的事。它甚至比給旅客提供方便還重要。在我們的頭腦中機場安全是第一位的。"
十多年來,工作人員和往來乘客總是因舊金山機場(SFO)能為其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而免除了在這方面的后顧之憂。SFO,這個美國第五大繁忙機場,一直使用掌形儀這種生物識別設備為其航空操作區(qū)進行保駕護航,確保只有經(jīng)授權的人員才可以進入飛行操作區(qū)域。
1991至今,該系統(tǒng)已執(zhí)行了超過1億次的生物識別認證工作,在繁忙時一天要執(zhí)行50000次的檢查任務。掌形儀的應用覆蓋整個機場,為180多個通道的安全把關,對34,000多名使用者的身份進行查驗。生物識別技術在舊金山機場全范圍使用,并與機場其它的主要出入控制系統(tǒng)完全地集成為一體。
"掌形儀是我們機場出入控制系統(tǒng)中最顯著的組成部分,"SFO航空安全總監(jiān)麥克爾·羅伯特(Michael Robert)解釋道,"這種系統(tǒng)在員工到這里工作的第一天開始即將員工的掌形登錄到系統(tǒng)內(nèi),在我們的執(zhí)照和通行證部門首先為該員工生成其手掌的幾何學模板。模板信息然后被傳送到所選定的門控設備上。在這個選定的門,可允許某個人通過,并進入到航空操作區(qū)。人們已接受掌形儀作為安全保障措施。我認為當人們知道在進入機場時有這種生物識別裝置在為其安全把關時會感到很踏實。"
羅伯特補充道:"看一下機場出入控制規(guī)章,你會發(fā)現(xiàn)它是在規(guī)范人。它意在驗證進入機場的人,而不是在只使用一張由塑料封裝的身份卡片。除非在使用了生物識別裝置,否則你所能驗證的就只是身份證卡片了。"
羅伯特強調(diào):"當一名機場人員終止在機場的工作時,不管他是否能重新獲得身份卡片,他的掌形模板即刻從我們的系統(tǒng)中被刪除,此人將永遠無法通過我們的任何出入控制通道。"
[nextpage] 卡片與人不能等同視之羅伯特所說的話不能不引起重視。管理一個每天有34,000多名使用者的系統(tǒng)對于SFO 來說絕不是一個小任務。對于這么大量的使用者,由證件丟失所造成的安全隱患是一個真正的威脅。
在SFO如果證件丟失,一旦報失,它們將同樣被立即從系統(tǒng)中消除。但是,假如SFO只采用卡片進行身份識別,"一旦報失"便是個問題。當證件丟失時,在發(fā)現(xiàn)證件丟失并報失前,證件依然有效并還能在機場出入控制系統(tǒng)中使用。如果通過增加生物識別安全措施,單靠證件就無法進入航空操作區(qū)。在SFO,我們要求同時使用證件和掌形進行身份認證,從而消除了上述的安全漏洞,然而在其它機場仍然存在這種漏洞。
使旅客快速安全通過安檢當前,機場安檢程序最大的抱怨之一就是乘客們要經(jīng)歷漫長的排隊等待時間。這是目前航空旅行人數(shù)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ㄙM幾個小時時間在排隊上,不是人們期盼度假時應發(fā)生的事,更不是人們在緊張的商旅中能夠容忍的。在此應用中開創(chuàng)先河的是,生物識別技術已經(jīng)在幫助旅客在快速通過海關檢查方面發(fā)揮出了關鍵的作用。
已有超過65,000名國際旅客在移民與入籍服務處的過境通行程序(INSPASS)中注冊登記。該過境通行程序在過去七年里一直使用掌形這一生物識別技術。由于當局運用上述程序能夠確認已登記乘客的身份,他們只需將注意力集中在少數(shù)對安全構(gòu)成較大威脅的未在系統(tǒng)中登記的旅客。
在使用這種程序時,旅行人員回答一個基本情況問卷并需經(jīng)過背景情況檢查。通過檢查后獲得一張INSPASS過境通行卡。該卡與掌形儀一道使用以驗證旅客的身份。在機場通過美國移民控制當局所設立的小亭子時,INSPASS 持卡者將其卡片插入裝置,輸入航班信息,然后將手掌在掌形儀上滑過,從而快速實現(xiàn)對其身份進行驗證。
在北美的美、加兩國九個機場,每月處理超過23,000次的使用記錄。在這些機場,移民官員已經(jīng)對數(shù)萬次INSPASS 持卡人員進行過身份認證,未發(fā)現(xiàn)一例欺騙行為。該安檢程序為其它機場指明了道路。例如,航空運輸聯(lián)合會已經(jīng)明確表示支持這種旅行者身份驗證程序,國家航空運輸聯(lián)合會已和聯(lián)邦航空局(FAA)一道推出一種自愿"空中身份"實施程序。
以色列本-古里安(Ben Gurion)機場位于特拉維夫的本-古里安國際機場是以色列最大的機場。該機場使用一種非常類似INSPASS的安全系統(tǒng),為以色列每年超過200萬乘客提供安檢服務。當然,以色列的安全措施一向被認為是第一流的,自1974年以來,從未有過在本-古里安機場起飛的航班發(fā)生爆炸或被恐怖分子劫持的事件。
本-古里安機場應用的生物識別系統(tǒng)贏得了廣泛贊譽,已將機場排隊等待時間由幾小時減少到僅幾秒鐘。身份驗證程序為本-古里安機場15%的乘客辦理安檢手續(xù)。已有近100,000名以色列公民(占以色列人口的2% )在此程序中進行了登記,該程序每月處理逾50,000名乘客的身份驗證工作。僅在項目實施的頭兩年時間里,該身份驗證程序就提供了超過一百萬次的身份驗證。
如同INSPASS機場通行制度,旅行人員需經(jīng)過廣泛的背景信息檢查,這樣可以首先確定他們是"低風險"的旅客。使用這種安檢系統(tǒng)每年需交約20美元的使用費。
要進入登機區(qū)域,以色列公民也同樣使用一個自動身份檢查亭。所不同的是,在以色列,旅客可選擇使用其信用卡,而不是政府提供的卡片證件。首先輸入信用卡,向系統(tǒng)提供身份識別碼; 然后,當旅客把手掌放在掌形儀上時,系統(tǒng)將其所獲取的生物識別信息與安全信息數(shù)據(jù)庫中的信息進行對比。如果二者一致,系統(tǒng)就打印出一張憑證,旅客就可以通過系統(tǒng)控制的通道。如果系統(tǒng)拒絕通過,會發(fā)出報警,旅客將被帶到移民檢查官那里進行進一步檢查。
"嚴格的安檢措施加速了人們的航空旅行手續(xù),更加有效的運作使我們成為世界上最優(yōu)秀機場之一。"本-古里安機場總經(jīng)理本·海穆(Ben Haim)確信地說。
尋求適合的生物識別解決方案在旅客流量很大的機場,沒有哪種生物識別技術是萬能的。例如,被截肢者或四肢癱瘓者就無法使用掌形儀。盡管目前使用的準確率為70%的面部特征識別系統(tǒng)比什么手段都不用要好得多,還是有十分之三的遺漏比率。這就是為什么大多數(shù)航空安全專家建議分情況使用生物識別技術以擴大其使用范圍。道理非常簡單--對那些不能使用掌形儀的旅行者采用面部特征識別,而對于30%無法進行面部特征識別者可以應用掌形識別。這種方法已經(jīng)在實際中運用。
以色列在巴塞爾(BASEL)邊境通行項目中分別使用掌形和面形識別技術。這二種生物識別系統(tǒng)每天對過境的50,000多名旅行者進行身份驗證。經(jīng)廣泛試用,以色列政府確定這二種認證系統(tǒng)最適合該處過境流量大所需的安全、方便和高效的要求。在以色列,人們每天生活在恐怖威脅之下,那里需要極其可靠和準確無誤的邊境旅行管理。以色列政府成功地實施雙重生物認證技術,這似乎為美國政府官員們盡早解決因安檢造成的機場乘客滯留現(xiàn)象樹立了一個典范。
"通過將技術成熟可靠的掌形儀與面部識別的優(yōu)勢相結(jié)合,我們創(chuàng)造了最先進的基于生物識別技術的安全方案,以解決高人流量場所的安全問題,"英格索蘭旗下的識別系統(tǒng)公司Martin Huddart說道,"這種集成應用系統(tǒng)是大型應用場所如各種’常旅客’計劃的理想選擇,它可以在為使用者提供快速、方便使用經(jīng)驗的同時通過多種鑒定方式確保安全需要。"
[nextpage] 生物識別技術的適用
因地制宜安全專家們明白生物識別技術并非是萬能的。沒有任何一種生物識別技術對所有應用場合都萬全適用。
例如,人們一直對在高人流量場所應用面部特征識別的精確性表示質(zhì)疑,但無可否認,相對于過去缺乏任何識別系統(tǒng)來說,采用這一技術本身就是一種進步。由于3~4%的人無法在指紋系統(tǒng)中成功注冊登錄,從而使得這種技術很難應用于大型的門禁控制系統(tǒng)。然而,他們對于單用戶應用場合卻非常適合,比如電腦的安全登錄。掌形儀由于目前體積偏大不適用于登錄筆記本電腦此類的應用,但它們在出入口控制以及考勤管理方面,無論用戶規(guī)模大小,都是應用最廣泛的技術。
然而常有這樣的情況,有些人在談論諸如登錄失敗、錯誤拒絕和錯誤接受這樣的術語時會因為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陷入問題的泥潭。這些術語的意思其實很簡單。登錄注冊到該系統(tǒng)容易嗎?該系統(tǒng)會讓經(jīng)授權的使用者通行嗎?該系統(tǒng)會將未經(jīng)授權的使用者拒之門外嗎?
登錄失敗 要想使生物識別技術運用成功,必須讓人們能夠適當而簡便地使用它。第一步是將使用者登錄到系統(tǒng)上。登錄失敗率是一個量化的指標,就是有多少人因這種或那種原因,如無法讀取其指紋,而不能登錄到系統(tǒng)上。如果很多人無法成功登錄,自然也就不能使用該技術。在機場,旅客或機場工作人員數(shù)以萬計,如果登錄失敗率高就會突顯出系統(tǒng)自身的缺點。錯誤拒絕 這種錯誤造成的影響開始時并不十分明顯。但是,一個好的出入口控制系統(tǒng)其目的是將壞人拒之門外而讓好人順利通行。錯誤拒絕率為我們提供的是生物識別技術在驗證好人并使之通行的性能一致性。在機場,如果系統(tǒng)無法始終如一地做到使經(jīng)授權的人員快速方便地進入停機坪,或錯誤地阻止了常旅客的登機旅行,那么該系統(tǒng)就沒能正常發(fā)揮作用。這與我們的需要背道而馳,因為它妨礙了安全人員的正常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安全人員不得不去處理因系統(tǒng)錯誤而產(chǎn)生的問題,而無法集中精力對安全漏洞實施檢查。
錯誤接受該種錯誤是影響生物識別技術應用的又一障礙。目前99%以上的機場采用卡片和密碼作為安全讀取的憑證,這使得這些機場的停機坪極易受到安全威脅。獲取一個人的密碼很容易,而卡片遺失、被盜、借用或放錯地方更是安全工作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當卡片落入他人之手,僅靠讀卡器來提供安全保護的通道將對這些人無能為力。讀卡器認的是卡,而不是持卡者本人;任何持有該卡的人都能順利出入該通道。
另一方面,如果象SFO那樣使用生物識別裝置,那么壞人不僅需要卡片,還必須有相匹配的掌形才能順利通過。一個壞人可能會有匹配的掌形,這種幾率就是我們所說的錯誤接受率。有些專家把生物識別技術當作萬能良藥,有人對此表示擔憂。沒有哪一種生物識別技術是完美的。例如,一位日本教授和他的學生們最近用從業(yè)余愛好商店購得的10美元的器材、PhotoShop圖像處理軟件以及用于制作樹膠熊的調(diào)和劑做了一個演示。演示顯示出要竊取指紋、復制手指尖并愚弄商業(yè)上使用的指紋儀是如何的容易。類似的,高清晰度的照片可能混淆面形識別系統(tǒng)或虹膜識別系統(tǒng)。這就是為什么許多安全專家建議為了保護航空旅行者必須綜合使用多種安全措施,包括生物識別技術。未來人們相信通過設計和測試可以尋找到最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以保護世界各地旅行者的安全,而安全專家們對已取得的成績也充滿了信心。那些已經(jīng)成功應用生物識別技術的機場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指明了方向。因此,機場安全顧問和管理者們對舊金山國際機場(SFO) 和本-古里安兩大機場顯示了濃厚的興趣。這兩大機場多年來使用基于生物識別技術的安全系統(tǒng),為大量的旅客和機場工作人員提供了安全保障。針對生物識別技術的未來,SFO 和本-古里安機場都已成功地給出了答案:"是的,生物識別技術將被派上用場。"剩下的問題是:"什么時候?"以及"是否能得到及時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