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閱讀:知識講堂:鏡頭分辨率詳解
高清攝像機的像素都在百萬以上,但是要充分體現高清攝像機百萬像素的性能還需要與之相匹配的高清鏡頭。那么怎么選擇高清鏡頭呢。
一個鏡頭有它的最高分辨率N lp/mm,那么根據納奎斯特采樣定理,至少需要配以2N/mm個空間采樣點。這個可以這樣來理解,1mm內有N條黑白線對,那么就有N條白線和N條黑線總共2N條線。以攝像機的一個感光元對應以一條白線或黑線,那么攝像機在1mm內需要有2N個感光元來對應N條白線和N條黑線,攝像機的感光元密度就是 2N/mm。
這時攝像機感光元件的分辨率和鏡頭的分辨率正好匹配,誰都沒有浪費。同樣如果一個攝像機每毫米的像素密度是M點(pixel/mm),那么應該選擇一個分辨率是M/2 lp/mm的鏡頭。下面舉一個例子:
一個200萬像素攝像機,像素數為1600×1200=1920000,感光面尺寸是 1/2”。我們知道1/2”的感光面它水平尺寸是6.4mm、垂直尺寸是4.8mm,它的水平像素密度是1600/6.4=250 pixel/mm,垂直像素密度是1200/4.8=250 pixel/mm,感光像元尺寸是4um×4um。水平像素密度和垂直像素密度一樣,像素是正方形的,如果像素不是正方形的鏡頭分辨率應參考像素密度高的。在這里水平像素密度和垂直像素密度都是250 pixel/mm,所以鏡頭分辨率應選125 lp/mm。
如果一個200萬像素攝像機感光面尺寸是 1/3”,1/3”的感光面它水平尺寸是4.8mm,垂直尺寸是3.6mm,它的水平像素密度是1600/4.8=333.3 pixel/mm,垂直像素密度是1200/3.6=333.3 pixel/mm,所以鏡頭分辨率應選167 lp/mm。
通過上面例子還看到,一個標為1/2”的200萬像素鏡頭不適合于1/3”的200萬像素感光面,這一點要有所區(qū)別和重視。1/2”的200萬像素鏡頭分辨率是125 lp/mm,去用于1/3”的4.8mm×3.6mm感光像面,在水平方向有125×4.8=600線對,對應了1200像元,在垂直方向有125×3.6=450線對,對應了900像元。1200×900=1080000差不多是110萬像素。所有把一個標為1/2”的200萬像素鏡頭用于1/3”的感光面時只能適合100萬像素的感光面,或者說只能當100萬像素鏡頭用。所以光講百萬像素鏡頭,不講適用感光元件的尺寸可能信息并不完全,因此對鏡頭分辨率的描述還是 lp/mm比較準確。[nextpage]
有時攝像機的指標會給出感光像元的尺寸L(mm),那么所對應鏡頭分辨率的黑白線寬應該都是L(mm),所以黑白兩條線對應的一條線對的寬度是2L (mm),那么其倒數1/(2L)(lp/mm)就是鏡頭的分辨率。比如一個攝像機標出感光元的尺寸是4um,那么所選鏡頭的極限分辨率線寬(白線或黑線)也應該是4um ,一對黑線白線的寬度2×0.004 mm,鏡頭的分辨率就是1/(2×0.004)=125 lp/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