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平安旗下平安科技人臉識別開放平臺V2.0正式通過平安云,向開發(fā)者、企業(yè)和政府提供包括人臉比對、人證比對、活體檢測等功能在內的視覺計算服務。以此為新起點,平安科技希望通過開放平臺,將先進的AI核心技術通過互聯網云服務對外輸出。
這一步,透露出平安未來邁向開放的決心。2017年,平安確立了未來十年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態(tài)”的戰(zhàn)略規(guī)劃,以人工智能、區(qū)塊鏈、云、安全等四大核心技術為基礎,深度聚焦金融科技與醫(yī)療科技兩大領域,幫助核心金融業(yè)務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體驗,強化風控,不斷提升競爭力。同時,通過輸出創(chuàng)新科技與服務,搭建生態(tài)圈與平臺,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價值,致力成為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從傳統的綜合金融巨頭跨過去成為科技型的綜合金融公司,作為手握全球領先人臉識別技術的平安科技,顯然是平安轉型的最重要一張牌。
平安科技推出的基于人臉識別技術的產品——平安臉譜,可以根據人的臉部特征,運用各種技術進行圖像對比,從而精準識別人臉完成身份驗證。而平安云擁有八項國際權威安全認證,是國內最高級認證云服務商之一。平安人臉識別技術符合平安云平臺金融安全等級標準,適應平安云平臺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要求。
實際上,平安臉譜此番@全行業(yè),以人臉識別技術為突破口,輸出技術與服務,不僅是平安集團未來戰(zhàn)略規(guī)劃的重要一步,更是順應了各行各業(yè)的剛需。
人工智能是未來社會發(fā)展的大方向,而人臉識別技術作為核心的一環(huán),受關注度及落地應用程度越來越高。各行各業(yè)都在嘗試用人臉識別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化、升級服務水平。借助平安人臉識別技術及其風控體系,深圳市離退休老人可通過平安醫(yī)療搭建的“城市一賬通”APP服務平臺,實現在線認證;利用人臉識別對在校教職工、在校學生、外來職工人員進行體系化管理,可以為校園安防設計全新的解決路徑;傳統物流行業(yè)可以借助人臉識別技術實現數字化轉型······
據悉,在平安科技開放人臉識別技術之前,該技術已與銀行、證券、保險、醫(yī)療健康、安防、教育等200多個細分領域開展合作,拓展出開戶實名認證、考生入場身份校驗、人臉門禁、刷臉取款等場景服務。依托平安集團內部產險、壽險、銀行、證券以及深圳機場等場景的訓練、優(yōu)化,平安科技人臉識別被實踐證明能夠全面、充分、穩(wěn)定地應用在國內外政府、銀行、企事業(yè)單位的多項服務場景中。
為了更進一步賦能更多用戶,平臺化戰(zhàn)略成為必選項。平安科技希望通過開放平臺,將先進的AI核心技術通過互聯網云服務對外提供,以便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yè)的廣泛應用,實現更多的技術輸出,把朋友圈越加越大。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平安科技的逐步開放,一個完整的AI產業(yè)生態(tài)圈將構建起來。平安科技開放核心技術,顯然并不僅是加個好友,成為“點贊之交”那么簡單。每一個使用核心技術的應用者都是一個小小的單元,平安臉譜則將這些單元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共同體。每一個單元跟平安科技都是深度的交流,而單元與單元之間也是朋友。一個由千千萬萬的及時性、小型化、豐富化的生產和服務單元將編織成一個巨大的網,這個網里的每個人都是利益共同體,合作共贏將成為共識。